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Channel: https://www.t.me/maobobzDiscuss: https://www.t.me/mbbjjw
速蛙云突然崩了,什么情况?😀😀 没有梯子大焦虑,临时找了个新的…
看了二舅,很触动和有感受是一种选择,觉得片子模糊价值转移矛盾也是一种选择。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小的对立,但其实这两种感受或者立场都是合理正常,它不应该对立,或者更准确说,是可以并存的:不仅在人际或者群体范围里共存,就算对单独个体来说也是可以并存。
意识到社会很糟糕,时刻提醒自己在极权之下生存,这样,就应该放弃掉日常的喜怒哀乐,让生活长期处于苦大仇深之中吗?这不合直觉吧。同样,因为自己“觉醒”,就对亲友的岁静或者粉红零容忍,也是比较偏仄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我觉得存在一个公共视角,所谓公共是响应政治和社会的,更关心整体范畴的价值讨论,以及更多要带有批评者视角。还有另外一个视角,就是人文视角,所谓人文更关心个体的真实感受、情绪和日常生活,以及更多的是体察共情的视角。
这两者我也觉得不是对立的,就是共存,有很多交融部分。公共讨论里经常用人文视角来参与,因为它终究是要能最后促进个体福祉。同样,人文关怀也是要响应公共的,毕竟人和人在一起,就形成了社会。
落到最末,对什么事情,从公共和人文出发,形成了什么观点,在乎什么感受,更强调哪个视角,它会形成非常多的尺度和价值,不同人的感受和判断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人文主义的花园,而这个花园本身的多样性,也算一种公共性。
最近两个热点争议事件(戴锦华和二舅)舆论方向愈加可见的民粹化。所有的表达必须跟政治立场有关,这在一年前还是小粉红干的事儿。审查所有的名人发言,不表态就是反动派。如今异议分子发起了反攻,不谈大象就是大象的同谋。 公共说理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大家各自站稳了立场,都在期待「正确」的观点,不接受片面的经验和认知。什么都指向党同伐异,深信己方的正义和对方的邪恶,什么都要分个敌友。连很平常的对个人的善意和尊敬都容不下了。
人都要困没了
反馈:去过了,很棒的体验!然后约了8月6日的一场交响!
打算7月和谢谢去听宫崎骏x久石让的这个音乐会,北京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出,弥补一下上周没听到交响的遗憾😁 (上周那一场水平是在一般,小提琴甚至好几次没跟上节奏,最后的 Remember Me 配的画面竟然是飞屋环游记…)
最近两个热点争议事件(戴锦华和二舅)舆论方向愈加可见的民粹化。所有的表达必须跟政治立场有关,这在一年前还是小粉红干的事儿。审查所有的名人发言,不表态就是反动派。如今异议分子发起了反攻,不谈大象就是大象的同谋。

公共说理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大家各自站稳了立场,都在期待「正确」的观点,不接受片面的经验和认知。什么都指向党同伐异,深信己方的正义和对方的邪恶,什么都要分个敌友。连很平常的对个人的善意和尊敬都容不下了。
邪教什么的🥲
一起来健身房的卷心冒😀
(几个月没找教练,卧推140原地起飞🤪​​​
我们思考,不是因为思考本身,而是我们的心无法得到安定。
所以救世的人,便会重新安排这人世间的秩序;而原本的混沌消失,固然让世间更有效率,但这种效率的目标却未必是让人类更幸福。
————
写完这段话的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音乐真的可以使人快乐 🥰
动车上,听到后面的妈妈和孩子说:
死远一点,不要和我讲话,每次带你出来我就烦。

听了真的好心疼。爸爸妈妈长点心吧,这些阴影要用多少年来弥补。😔 ​​​
前两天去一家新店采耳,小姐姐少收了我10块钱。
我说谢谢啊。
她说没事,和你聊天挺开心的。
——完了我感觉我被嫖了,还是很廉价的那种。
今日奇事:考摩托车科二科三,有个人怕考试的时候忘记戴安全帽,自己带了一个安全帽。
今天你焦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