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Channel: https://www.t.me/maobobzDiscuss: https://www.t.me/mbbjjw
「聪明的动物就是这样的,到了一个地方,分分钟就能把这个地方是怎么运作的搞得一清二楚,看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体察到有些扯蛋的事情是多么扯蛋。可惜,如果你的地位和机遇,没能给你更大的发挥空间,那你就像那些困在笼子里的狼和狐狸一样,把一切看得一清二楚,但却无能为力。

生活有时候就跟做手术似的,你非得挨这一刀,非得流血,聪明人就是那些挨刀不打麻药的。他们什么也知道,但是和不知道的人一样,无能为力。一般养蚕的人可能只是觉得生活艰难,写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那个,如果也是养蚕的,那是真的痛苦。

我劝所有有天赋的和聪明的人,付出十倍于常人的努力来追逐你们想要的、让自己变得更强,因为,你们比庸人更不能忍受这个世界上的不合理。改变或者离开,需要的可不仅仅是那一点儿聪明。

——————
聪明有什么坏处? - 公子V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12685/answer/259130890
我们很难从一个单纯的事件推导出更大的图景,无论这个事件是「胖猫事件」中当事人非理性的自尽行为,还是害怕无回报的投入而「封心锁爱」。只是,潜藏在这之下、有关于情感的焦虑,也许从一开始可以避免。最近见到的一个有关于「没有人爱」的抱怨下的最好的回答,就是「先学会爱自己」,而这很可能是现在的人们在开始建立关系之前的必修课。
下个月旅游团建,公司人事在给每个人定制文化衫,上面印着根据每个人性格定制的文字。
他们都是"富得流油、高效青年、到点下班侠,etc.
我的文字是:非正常人类。🤦🏻‍♀️
去兴业银行办寰宇人生,然后他们说网点没有卡了让我网上申请。- -
刚上大一的那年暑假,我托了亲戚的关系去老家那儿的电视台实习。倒不是和我所学的专业有啥关系,而是我单纯地很喜欢拍照和摄像。
那其实是挺开心的一个暑假,工作压力不大、做的东西很有趣、同事们也很友好,周末还会约我一起去山里露营看日出。

但我其实是个很不会社交的人。当时同一个办公室的小胖同事有次下班和我说:你做事挺靠谱的,就是人有点闷有点严肃,你不怎么开我们玩笑,我们也不太敢开你玩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该互相开开玩笑来的嘛!

他那句话我倒一直记着了。我更多线上社交,这么多年了自嘲啊抛梗倒都也有模有样。但是一到线下就歇逼,还是会话题找的生硬,不知道怎么接话;大家太容易从我脸上看到我的尴尬和局促了。所以我挺害怕和网友见面的。

好在现在倒也慢慢接受自己这样的状态了,目前的工作大部分时候自己埋头苦干自己把握节奏,下班也就一个人运动看书遛狗,倒也觉得自在。同事和朋友还是喜欢开我的玩笑,虽然有时候挺难接住,但也不觉得那么尴尬了。

所以别不信,虽然我这人平时线上烂梗很多,但其实真的是一个 i 到不行的人。
发现听自己唱的歌特别容易犯困。
小时候很喜欢吃德克士肯德基,但是爸妈不让吃,自己也没钱,一年吃不了一两次。
后来工作了肯德基麦当劳可以随便吃了,却怎么也对他们爱不起来,还是一年吃不了一两次。
有的快乐,好像真的只要过了那个时候,就再也拿不到了。
昨天下午查了个把小时的程序跑不起来,今天早上来发现是把 true 打成了ture ...
中学的时候很烦小腿上的腿毛,甚至不怎么穿短裤。
后来看开了倒是觉得无所谓了,现在甚至挺感谢他们能遮住我小腿和膝盖上以前跑步爬山骑车摔倒留下的一堆伤疤。。
刚从脑袋上薅了几根头发下来,擦。
救援队给我配了套水母衣,可能是在催我赶紧去把潜水证考出来。
保而防的护膝日常穿戴实在有点紧,穿脱也不方便。寻思买个 LP 的,各种型号都挑花眼,最后 LP733CAR1,听说 CoolPrene 会比较透气,试试看。(真的喜欢取一些高大上又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科技名字,但是很有效。)
大陆汇丰今天给我批信用卡了吗?——没有。
香港汇丰今天给我开通账户了吗?——没有。
美国汇丰今天给我开通账户了吗?——没有。
「1994年,洛杉矶曾发生大停电,人们惊讶地发现一片漆黑中,头顶的银河显露了出来。一些人从未见过这种景象,甚至惊恐报警。
银河一直就在我们头顶,但来自生活的城市之光遮蔽了它,使我们或许穷其一生也不会见到其相貌。」
左边眼睛的重影又严重了,可能散光度数又加深了。。
我昨天半夜三点突然醒来,然后花六百多下单了一个战术手电筒。我是不是有毛病。
「遗憾仅仅活在我的躯壳内,而外面却是大千世界。」
认真看了一下汇丰的理财,拉跨的要死,申购费率都仿佛在抢钱😅 最后先放了一个平安理财灵活成长 14 天,我真的是日了。
「渴望财富自由的穷人,对财富自由的幻想,来自一部分财富自由的富人在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富人并不是因为做这些事一定能获得快乐,而是因为他刚好做这件事快乐,而他又很有钱。
因此,这种复制由他人定义的幸福图景的方式,只会让人陷入一种困惑。」

「幸福终局幻觉并不总是一件坏事,在人人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我们总需要一些幻觉才能给我们带来活下去以及继续努力完成一定生活条件积累的动力。
但当我们的生活普遍到达一定水平之上,幸福终局幻觉就会带来它的负面效应:我们会认为我们的当下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因为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永远在地平线的尽头。

用最简单的生活场景来解释这个,就是在没有衣服穿,需要打补丁的年代,生活无论如何算不上幸福。但在我们当下这个时代,需要去追求让每个人买得起 Patagonia、Miu Miu 和 lululemon 吗?
真的每个人都喜欢这些品牌吗?认为自己喜欢始祖鸟和 Miu Miu 却买不起的人,究竟是「一见钟情」还是被这些公司的营销费用入侵了自己的喜好呢?
如果真到了每个人都买得起这些品牌的程度,是不是会有所谓「更好」,其实更贵的幸福生活出现,让你继续「不幸福」。

我并不反对消费,因为在商品社会,我们的一切生活都是「消费」来的,甚至适度地向「消费主义」妥协,有助于你发现新的生活。
但消费终究不能替代生活本身,你不能永远将消费主义营造的「幸福终极幻觉」当成是自己追求的生活目标,否则,这会让你已经消费的部分失去意义。」

——————
https://sspai.com/post/86697 现代打工人如何获得幸福? - 少数派
前段时间一起健身的同事推荐给我一款「涂抹氮泵」,就是涂到皮肤上以后,那一片的肌肉就会发热、然后不会感觉到酸痛,据说可以增加力量训练的效果。
前天我试着用了一次,结果那天力训的效果很差,我完全不适应那种感觉。我昨天总结了一下:发现力训中的疼痛感和酸胀感是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体反馈,让我知道我用到了哪块肌肉、承受了多大比例的压力,同时这种疼痛到位了后也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人“爽”起来;而没有了这种反馈以后,整段训练变得非常空虚和无力,即使上了一些重量以后,推上去了也感觉发力得莫名其妙,很难“爽”起来、非常无趣。
人类的快乐真是捉摸不透,有时候能给人带来快乐和踏实感的反而是疼痛,人类本质大概是个抖 M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