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Channel: https://www.t.me/maobobzDiscuss: https://www.t.me/mbbjjw
共情疲劳(Empathy Fatigue)是情绪倦怠(emotional burnout)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依赖于关怀关系的疲惫状态” (Day & Anderson, 2011)。它的发生,是因为同理心本身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
共情,是人类的本能(Seppälä, 2013)。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有时候却也可能成为伤害我们的一把钝刀。
通常,当我们站在他人的立场、体会对方的情绪,我们会感到自己被他人信任,产生一种崇高感,也加深我们和倾诉者的连接感,让我们内心深处涌出一种独特的快乐(Seltzer, 2018)。
但当这种“感同身受”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直到我们的内心已经无法承受,我们就会发展出一种“冷漠”,来保护自己。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共情能力。
正如心理学家Albers(2021)所说,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防御机制,提醒我们该把关心的对象回到自己身上来——这种“间歇性冷漠”允许我们过劳的共情心“放一个假”,当我们“满血复活”之后,甚至能比过去的自己更好地去关怀、共情他人。
——
摘自 Knowyourself
https://mp.weixin.qq.com/s/WFeyWTRXIDrXyz6UJ_DSbQ
共情,是人类的本能(Seppälä, 2013)。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有时候却也可能成为伤害我们的一把钝刀。
通常,当我们站在他人的立场、体会对方的情绪,我们会感到自己被他人信任,产生一种崇高感,也加深我们和倾诉者的连接感,让我们内心深处涌出一种独特的快乐(Seltzer, 2018)。
但当这种“感同身受”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直到我们的内心已经无法承受,我们就会发展出一种“冷漠”,来保护自己。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共情能力。
正如心理学家Albers(2021)所说,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防御机制,提醒我们该把关心的对象回到自己身上来——这种“间歇性冷漠”允许我们过劳的共情心“放一个假”,当我们“满血复活”之后,甚至能比过去的自己更好地去关怀、共情他人。
——
摘自 Knowyourself
https://mp.weixin.qq.com/s/WFeyWTRXIDrXyz6UJ_DSbQ
开始想念绿色
真正让我感到是看一些朋友叙述他们小区的事:
谁没去做核酸、谁家有人在咳嗽、谁从方舱回来、谁曾密接过了,邻居们集思广益恨不得把这个异己活埋活烧了。
这些才是最惨烈的景象。
谁没去做核酸、谁家有人在咳嗽、谁从方舱回来、谁曾密接过了,邻居们集思广益恨不得把这个异己活埋活烧了。
这些才是最惨烈的景象。
看到大家在比较杭州各个区域的「核酸检测票」的设计美观度,这算是一种「苦中作乐」吧。
谢谢,有在慌了😀
摁在家里看了几天油管,有在考虑把过期的油管会员续上了。😀
这广告太干了。
这广告太干了。
&&换了个手机壁纸激励自己在家隔离不要太颓废
🟥🟥🟥🟥🟥🟥
🟦🟦🟦🟦🟦,
🟥🟥🟥🟥,
🟦🟦🟦🟦🟦🟦🟦
🟥🟥
↑ 想定制个贴纸贴电脑上,怪好看的。
🟦🟦🟦🟦🟦,
🟥🟥🟥🟥,
🟦🟦🟦🟦🟦🟦🟦
🟥🟥
↑ 想定制个贴纸贴电脑上,怪好看的。
在放歌,放到《旋木》,我说这首作曲是袁惟仁诶!结果谢谢并不知道袁惟仁是谁。
想起来好久没有他的消息,查了一下才发现袁惟仁在今年年初因为摔倒变成植物人了。突然好难过,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的那个揣着 Walkman、便携CD机和 128MB MP3 的年代真的真的过去了。
想起来好久没有他的消息,查了一下才发现袁惟仁在今年年初因为摔倒变成植物人了。突然好难过,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的那个揣着 Walkman、便携CD机和 128MB MP3 的年代真的真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