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有一天下午和谢谢去看电影,过程中闹了不愉快,谢谢非常生气,看完电影甚至把我丢在了大街上(我还在大街上哗哗流眼泪,非常没有骨气)。
那天晚上我们找了一个营业到很晚的餐厅,聊了三个多小时,主题是对于当天冲突的原因、解决方案以及今后要如何处理类似的事件。
到最后我问了一句:你觉得你好点了吗?今天的问题是不是被解决了?他的回答很勉强:好像说清楚了,但是我还是很不舒服、很别扭。
————
这件事在未来半年一直困扰着我,我觉得最后情绪没有被解决一定是我或者我们没有把那天的冲突说明白、或者是沟通的方式方法有问题。
前天我开车和姐姐一起回福建,路上我提出了这个疑问,姐姐给了我另外一个角度,她说:
「那天晚上谢谢就应该有情绪、应该生气,你好好安慰人家、承认错误就好了,讲道理和复盘的时候应该等到两三天以后。你当天和他讲道理的潜台词是 ‘我只要和你把道理说清楚了,你就不应该有情绪’ ,你这样的期待太自私了。在亲密关系中所有情绪都应该被正视和被看到。」

我感觉我想明白了:很多时候,想要急于解决问题和理性讲道理的是我的需要,而对方的需求是情绪被看到和被呵护。有时候看似正确的解决方案,其实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