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定会遇到:
“等你上初中就好了”、
“等你上高中就好了”、
“等你上大学就好了”、
“等你工作就好了”、
“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好的发展”
这样的言论。这些老师是在骗我们吗?某种程度上好像是,因为能靠学习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人很少很少。

但如果现在一个老师说:
“你们不要学习了,你们家庭是什么样子,将来你们也只能是什么样。”
这种老师说的好像也是某种事实。但问我更喜欢哪种老师,我喜欢那个“骗”我的那个老师,或者说,不是骗,而是在贩卖希望。

现在无论是教如何投资的老师,还是教如何做抖音的老师,其实就是某种贩卖希望,贩卖财富自由的希望。但真得有那么多人可以财富自由吗?就像有那么多孩子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吗?当然不会,显然也不可能。

但人,有个目标,有个奔头,也总比没有要好。至于割韭菜这事,大多数的知识服务,卖的不是知识,卖的是体验:社群的体验、成功的可能性。愿意付费的人,可能没有实现财富的积累,但生活在那样的圈子更舒服了,那也挺好。

“割韭菜”其实是非常模糊的网络词,在表达一个人在“割韭菜”还是要具体一点。“看理想”的付费专栏应该算是比较无功利心的节目,但还是会被朋友说是在割韭菜。

过得舒服一点,乐在其中就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