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被甩过这样一句话:你是要过程平等还是要结果平等?甩问题的人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说服你:过程平等才是更公正的。甚至还暗含有“补贴补助都是结果平等万万要不得”的意思。

这整个急问急答的过程,忽略了以下几点:

1. 既然讲过程,那一个人身体发育的过程,智力发育的过程,情绪处理能力发育的过程,兴趣爱好发展的过程,不算过程吗?这些过程难道是有可能公正化的吗?对文学艺术更感兴趣的人,注定就要在追求理想和基本温饱中二选一吗?有疾病和障碍的人就只能认命吗?

2. 既往的那些不公正怎么办?代际传递的那些不公正怎么办?那些将来还会受到那些来不及“公正”上的过程所侵害的人怎么办?

3. “过程平等”谁来定?肯定不能是那些处处受到已有过程优待的那些人说“我觉得很平等”,然后责怪别人不够努力索要特权吧。

4. “过程平等”和给遭受不公的人合适的补偿并不矛盾。完全不该把这两者作成虚假对立,然后让人二选一。把前者叫作“公正”把后者叫作“平等”,并把它们与政治光谱的两极对应起来,更是有意制造误解的文字游戏了。“公正”和“平等”本来就是一个意思,当它们被对立起来的时候,对立的那面其实不过是“假装公正/假装平等”而已。

5. 生活不是角斗场厮杀,支持那些你死我活的规定,然后说这个规定“过程平等”,完全是残忍的。所谓的“结果平等”也不过是玩弄词汇。那些在你死我活的规定下面临败局的人,“败局”不是TA们的“结果”,而是TA们漫长人生中一个很难爬出的困境。